古塔中国广东广州越秀区六榕寺花塔

广州六榕寺花塔菩提本无树宁静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广州六榕寺(广州市古刹),位于广州市六榕路,是广州市一座历史悠久,海外闻名的古刹。最早建于公元——年(南朝宋代),名为“广州宝庄严寺”,它与光孝寺,华林寺,海幢寺,华林寺并称广州佛教五大丛林(一定要全部拜访,给我们用户带来全面的了解)。年被国务院确定为汉族地区佛教全国重点寺院,年被评为广州市十大旅游景点。这是我第二次去寺庙,首先仍很抱歉,做了更过的场外环境的拍摄。不知是心怀敬畏,还是世俗观念,关于庙堂之上的菩萨以及佛祖,仍旧不敢有半点染指拍摄,若真的朋友喜欢,还望亲子拜观。六榕寺山门前门楣上悬挂的“六榕”二字牌匾,是苏东坡所写,门两边的楹联“一塔有碑留博士,六榕无树记东坡”,是民国初年顺德文人岑学吕撰写。这里有一个典故:公元年12月,初唐四杰王勃刚在南昌滕王阁写下“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后南下来到广州,受室内和尚邀请,参观并写下了《宝严寺舍利塔碑》,目前在藏经阁存放。楹联的“一塔有碑留博士”中博士是指王勃,下联“六榕无树记东坡”是指岑学吕来的时候,六榕树已经没有,只有苏东坡当年写的匾额风采犹在。六榕寺地方不大,但是环境极佳,而且应有尽有。从厅门而入,到大雄宝殿,到右侧藏经阁和左侧的六祖堂,观音殿和补榕亭。都设计精巧,而且每一个供奉之处都有拜垫供善男信女跪拜。进入山门,首先应门而上的是弥勒佛左右对联写着“大腹能容,容天下难容之事;张口而笑,笑世间可笑之人”然后左右4个护法神将四大天王,手执四大兵器分别寓意“风调雨顺”,穿过天王殿后就是韦陀殿。相传,释迦牟尼被火化后,有个“皆疾鬼”偷走了佛的两颗牙齿,后被韦陀追回。韦陀立功之后,专门担任起守护佛祖灵塔和大雄宝殿的重任。(唉,关于佛像的都没拍,希望以后能迈过心里的这道坎,给小伙伴呈现更多的细节)六榕塔于香炉和山门是在一条中轴线上,左右是点香之处,有很多人在这里跪拜祈福,五元算作门票也是香火钱,三支香,我也对神而立,默念祈福。在这条中轴线上的右侧是藏经阁,据说,王勃当年写的《宝严寺舍利塔碑》字碑文就在此处。塔在正中,再往前走,绕过六榕塔,后面即为大雄宝殿,这保留了古印度早期佛寺以塔为中心的建筑风格,这在中国的建筑布局较为少见,因为自从佛教传到中国后,寺庙建造有了变化,大多以大雄宝殿为中心,佛塔则建在中轴线的旁边。大雄宝殿里供奉着三尊佛像,每尊高6米,重10吨,是省内最大的古代铜佛像,真的没想到这么小的地方竟然存放在如此大的佛像,绝对会惊讶到你。这三尊大佛为三世佛,中间为释迦牟尼佛,左边为阿弥陀佛,右边为药师佛,他们分别代表在世佛,过去佛和未来佛,同时,着三尊佛各一不同的“手印”代表现在,过去和未来。花塔即为六榕寺中心的六榕塔花塔:六榕花塔位于六榕寺内,原名宝严寺舍利塔,该塔与六榕寺同时修建,但原塔于公元十世纪被火焚毁,年重修并用钢筋水泥加固。花塔为砖木结构,平面八角形,外九层、内十七层,楼阁式,高57.6米。塔身为井筒式结构,底层直径12米并有副阶。而且铜质刹柱身上有尊浮雕小佛,还有彩云缭绕的天宫宝塔图。连同顶上的火焰宝珠,双龙宝珠,九霄盘,覆盘以及八根铁链,重量超过5吨。整个寺庙并非严格对称,来到左边,首先看到的是观音殿在观音殿的旁边,又是一个对称的庭院,里面有六祖堂,补榕亭,下面这张图,他的侧边是六祖堂,里面供奉的是中国禅宗六祖慧能,六祖堂的旁边是观音殿,六祖堂的对面是补榕亭。补榕亭不小心拍到佛像的了,这里就不传了。这是寺庙的整体布局,细节更是让人流连忘返最具中国特色的屋檐,和各种雕梁画栋,到处可见。能力有限,水平一般,言不尽意,希望的小伙伴可以亲自拜观。这个世界不只是想路过图文/方塘内容原创版权保留欣赏转载请注明出处其他利用,请联系本平台谢谢合作


转载请注明:http://www.milezx.com/mlxjt/18232.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