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收看本期《木雕里的那些事》
我是你的解密人,谷藏峰(λˇ)
说到崖柏最适合做的人物造型,首当其冲的,一定是弥勒。
弥勒佛(即弥勒菩萨,也叫弥勒菩萨摩诃萨)在大乘佛教经典中,常被称为阿逸多菩萨摩诃萨,是世尊释迦牟尼佛的继任者,(也叫未来佛)。被唯识学派奉为鼻祖,其庞大思想体系由无著菩萨、世亲菩萨阐释弘扬,深受中国大乘佛教大师支谦、道安和玄奘的推崇。
在一些汉传佛教的寺院里,常见到袒胸露腹、笑容可掬(或大肚比丘)以布袋和尚为原型塑造。此在佛教作为表法教育,表示“量大福大”,提醒世人学习包容。
其中大肚能容,容天下难容之事;开口便笑,笑世间可笑之人。
崖柏表面纹路飘逸自然,有着不错的欣赏价值,雕刻者为了能更加突出的呈现出纹理美感,通常都尽量不破坏表面,而选用局部雕刻的手法。
崖柏纹理呢,又恰恰特别适合用来表现人物的衣褶。因此经常用来做人物形象。而弥勒便是最为经典的一个造型。
在弥勒制作上,也是有许多的大师,和不同的制作手法。
(我个人还是比较喜欢李志勇老师的风格,因此,文章中用的图片,均为他的作品)
弥勒虽然是比较常见的木雕造型,却也是彰显一个木雕师,个人功底的度量衡。
弥勒看似简单,却暗藏玄机。仔细观察的朋友也许会发现,弥勒的整体线条都是曲线,没有一条直线!
能把一个个弧面做圆,表面刮平没有坑,这就特别考验木雕师的用刀手法和功力。没有多年的用刀经验,是很难把弥勒的脸,做出丰满圆滑的肉感。
因此,一个能把弥勒做漂亮的木雕师,雕刻能力就不会太差。观察力通常也是很不错的。
好了,今天我们一同学习了,崖柏弥勒的特点和制作手法,你都学会了吗?
我们下期见_(ω」∠)_
每周二四六更新,你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