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在两汉之际传入中国,逐渐成为中国文化与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内容之一。但陶瓷上的佛教题材、特别是佛教造像的内容并没有与佛教传入中国而同时出现。佛教造像题材在不同历史时期的规模和数量大为不同。
三国吴青釉褐彩贴花双系带盖盘口壶江苏省南京市博物馆藏
佛的种类主要有释迦摩尼佛、阿弥陀佛、药师佛、燃灯佛、弥勒佛等,其形象主要是出家比丘相,整体透露着安详与庄严。陶瓷上佛的形象最早出现在东汉(25~年)末年,较多地见于三国吴时期(~年)的青瓷器上,这个时候佛的造型大多还比较笼统,可以看出是佛的模样,但还无法辨识佛的种类。
西晋青瓷三足奁上海博物馆藏
陶瓷上的佛教造像就目前所见资料最早是收藏于南京博物院的东汉时期摇钱树陶插座上的佛像。这一器座出土于四川彭山县的东汉崖墓中,为灰陶模制,造像为三尊像,而同时在瓷器上的佛形象是出现在三国孙吴时期的青瓷器物上。青釉褐彩贴花双系带盖盘口壶就是其中的代表。佛像可以看出造型的轮廓,但细节则较为模糊,即便如此,仍然可以看出佛像的特鲜明点。而稍后一些的西晋青瓷三足奁上的佛像继承了早期佛像的模样,但形象的细节刻画仍较模糊。
西晋青釉双系罐浙江嵊(shèng)县文物管理所委员会藏
从三国到东晋这一时期(~年),佛的形象时时出现在青瓷器物上,主要以模印贴塑的方式装饰在器物上。佛仅作为整体装饰中的一个部分与各种形状的、动物、人物以及各类几何形纹饰混合在一起,而没有独立成为主题纹饰。
西晋青釉四系盘口壶浙江江浦县文化馆藏
在陶瓷谷仓罐上贴塑佛像的做法前后延续了几十年,据杨泓的研究,最早见于孙吴末帝孙皓凤凰—天册年间(~年),最晚见于东晋元帝永昌元年(年)。
三国吴青釉堆塑罐浙江鄞县文物管理委员会藏
陶瓷谷仓罐上佛像的型式大致有三种:1.把佛像贴塑在罐子的腹部,与其他仙人、神兽装饰在一起2.把模制的小型坐佛呈环状立塑在罐上部周沿3.除了在罐的上部周沿立塑小佛像外,还在顶部最上层的楼阁中塑有小佛像。
西晋青瓷堆塑罐浙江武义县博物馆藏
南北朝时期(~年)佛教在统治者的大力扶植下得到了全面持续的发展。这一时期出现了大量的佛教造像,如石窟寺佛造像、石刻佛造像、泥塑佛造像、铜铸佛造像,但陶瓷佛造像则很少见。这种状况一直持续到了隋唐(~年)时期。唐代偶有陶瓷佛造像,其风格亦然延续着南北朝时期佛龛造像的风格与范式。
西晋太康九年青瓷堆塑罐浙江省湖州市博物馆藏
邢窑素烧佛龛造像虽然在材质上使用陶土素烧,但仍然是石刻造像的样式。这一佛龛造像中佛结跏趺坐于莲座之上,体现了唐代造像的风格特色。可以看出,这时候佛的形象是以群组造像之一、并且以主尊形式出现,整体塑造出佛说法的场景。
唐邢窑素烧一佛二菩萨像龛河北博物院藏
陶瓷佛造像在10世纪后的宋、辽、金时期出现较多,特别是13世纪之后的元、明、清三代尤其繁盛。
五代时期(~年)北方地区各朝普遍采取限制佛教的政策;而南方十国时期的佛教则较为兴盛。吴越国统治者大力提倡佛教,但陶瓷佛造像仍然较少,刻铭彩绘千佛砖就是这个时期的代表,这是发现于浙江黄岩灵石寺塔天宫块千佛砖中的一块。背面有墨书题记可知年代为年。
五代吴越刻铭彩绘千佛砖浙江省台州市黄岩区博物馆藏
宋代(~年)一朝总体上来说对于佛教采取了支持与推动的政策,陶瓷佛造像较之前更是大量出现。
北宋刻铭彩绘陶佛像浙江省台州市黄岩区博物馆藏
太平兴国六年(年)的刻铭彩绘陶佛像通体彩绘,背面有阴刻题记:“寺主经律大德嗣卿造大殿今生为寺主来时作僧王文章成七步佛法播诸方姓袁年七十五年十四在寺出家卅五州省制补寺主太平兴国六年十月初五日记。”整尊造像刻画简洁而生动,色彩运用朴素而凝重,注重了形式与内涵的统一。这是以陶为佛的作品,而这时期更多地还是以瓷塑佛的更多一些。
北宋潮州窑青白釉释迦牟尼佛像广东省博物馆藏
青白釉释迦牟尼佛像为广东潮州窑的作品。通体以泛黄的青白釉为底,上以褐彩描绘肉髻、眉、须。在像座束腰部刻有铭文题记:“潮州水东中窑甲女弟子陈十五娘同男刘育发心塑造释迦牟尼佛散施永供充养,奉为刘弟七郎早超生界,延愿合家男女乞保平安。熙宁二年己酉岁正月十八日题。匠人周明。”整尊佛像黑白分明,线条流畅,代表了宋代南方地区陶瓷佛造像的艺术和制作水平。
辽彩绘释迦牟尼像北京门头沟区博物馆藏
先后与宋同时的辽(~年)与金(~年)两朝,在与汉族文化交融的过程中,吸收和接受佛教,并大力宣扬。辽代的彩绘释迦牟尼瓷像虽然已经残损,但风采依然。佛像发现于北京门头沟区辽代龙泉务窑遗址,是典型的辽代白瓷造像,具有了极强的雕塑感。
金白釉红绿彩释迦牟尼佛河北省邯郸市峰峰矿区文物保管所藏
白釉红绿彩释迦牟尼佛是金代的典型作品,出自河北磁州窑。佛像采用金代磁州窑常见的红绿彩装饰方法,特别是对于衣饰和台座的描绘尤其细腻,但仍显出北方的粗犷与朴实之风。
原文作者:龙霄飞文章来源:《收藏家》年6月刊《釉彩纷披下的庄严宝相——古陶瓷中佛教造像的题材与种类(上)》
《收藏家》官方授权,未经允许,禁止转载!
想了解更多艺术推介与艺术收藏,欢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