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留言,转发,互动是最好的沟通和传播方式
四、简介作者、译者(一)简介作者:弥勒菩萨
说:即“著”,著作。说明弥勒菩萨是《瑜伽师地论》的作者。弥勒菩萨应无著菩萨之请,来到中天竺阿逾阇国讲堂讲《瑜伽师地论》,其中包含《瑜伽菩萨戒本》,故以“弥勒菩萨说”指称为“弥勒菩萨著作”。
梵语弥勒,义译为“慈氏”,是菩萨的姓氏。其名称为“阿逸多”,义译为“无能胜”。菩萨姓名的意义是,代表菩萨具有大慈大悲的精神。继释迦之后成佛,无人能超胜于他。
这尊菩萨以慈氏为姓的原因,如下略述:
一者,慈,为菩萨的“慈、悲、喜、舍”四无量心之首,既是菩萨种姓,也是如来种姓,具足大慈者,能令世间延续佛种。
二者,菩萨在修道时,最初证得慈心三昧,故称慈氏。
三者,菩萨为度化众生,最初发心便是不食众生肉,故称慈氏。
四者,过去值遇慈氏佛的化导,发愿成佛亦名慈氏。
五者,因过去世曾为国王,慈悲守护全国人民,备受国民的尊崇,称其为慈氏。
依《一切智光明仙人慈心因缘不食肉经》记载,弥勒菩萨在过去生,值遇弥勒佛的因缘,略述其殊胜之因缘如下:
弥勒佛过去生曾为一切智光明仙人,听闻弥勒佛讲授《慈三昧光大悲海云经》,便欢喜信受佛语,发菩提心,又常诵持此经,并发愿未来成佛,亦称弥勒。一切智光明仙人闻法之后,即入深山修习梵行,八千岁中常常诵持此经。后因遇到荒年,仙人已经七日得不到饮食。树林里,兔王母子欲舍身供养,令仙人维持生命,住持正法,随即投入火中,火烧肉熟之后,树神恭请仙人用餐。仙人知道这一切经过后,深生悲悯,而说偈言:
“宁当然身破眼目,不忍行杀食众生。诸佛所说慈悲经,彼经中说行慈者,宁破骨髓出头脑,不忍噉肉食众生。如佛所说食肉者,此人行慈不满足,常受短命多病身,迷没生死不成佛。”
并至诚发誓:“愿我世世不起杀想,恒不噉肉,入白光明慈三昧,乃至成佛,制断肉戒。”发誓之后,仙人也投入火炕。结束了这期的生命,得生于梵世,普为一切众生说大梵法,直至成佛转大梵轮。
弥勒菩萨现居兜率内院,兜率内院是一生补处菩萨的处所。继释迦牟尼佛入灭之后,经过五十六亿七千万年之后,弥勒菩萨下生人间,于华林园龙华树下成等正觉。以前中后三会说法,广度在释迦牟尼佛的教法中未曾得道者,至此会时,无论上、中、下根机,皆得度脱。
若想要更加详细地了解弥勒菩萨,或依照弥勒菩萨的教导如法修学,您可以继续深入阅读相关经论,今略录经论书名如下:
关于介绍弥勒菩萨的经典,有《佛说观弥勒菩萨上生兜率天经》、《佛说弥勒大成佛经》、《佛说弥勒下生成佛经》、《弥勒菩萨所问本愿经》、《佛说弥勒来时经》。
关于弥勒讲说的五部论典,有《瑜伽师地论》、《分别瑜伽论》、《分别中边论》(亦名《辨中边论》)、《大乘庄严经论》、《金刚般若论》,合称弥勒五论。
编辑制作:洪惠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