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秦燕教授
原发纵隔大B细胞淋巴瘤(primarymediastinallargeB-celllymphoma,PMBL)在年被定义和命名为一种特殊类型的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iffuselargeB-celllymphoma,DLBCL),发病率可占DLBCL的10%。PMBL从流行病学特征、临床特点和免疫组化和基因表型上都与其他的DLBCL不尽相同,但却与结节硬化型霍奇金淋巴瘤(nodularsclerosingHodgkinlymphoma,NSHL)具有很多的相似性。例如认为两者均起源于胸腺B细胞,临床上主要表现为前纵隔肿物,发病年龄均较轻,尤其是在基因表达谱上,PMBL与NSHL的重叠性高于其他的DLBCL,如生发中心B细胞样(germinalcenterB-celllike,GCB)和活化B细胞样(ActivatedB-celllike,ABC)DLBCL。更加有趣的是,从病理诊断角度,实际存在着一种介于PMLB和NSHL之间的纵隔灰区淋巴瘤(mediastinalgreyzonelymphomas,MGZLs),提示两者之间的存在着过渡性的内在联系。
有关PMBL的最佳治疗始终存在争议,主要与缺少前瞻性的随机对照临床研究有关。多数的回顾性研究,均采用与其他DLBCL相似的治疗,如CHOP或R-CHOP(利妥昔单抗、环磷酰胺、阿霉素、长春新碱、强的松)方案联合放疗。但一些研究显示,强化剂量的化疗可以进一步提高疗效,提示PMBL的治疗可能具有特殊性。目前有关PMBL治疗方面的其他争议还包括:化疗后获得完全缓解的患者是否应进行巩固性放疗和FDG-PET疗效评估的准确性等。
临床特点
PMBL的发病年龄较其他DLBCL轻,常见于年轻人(中位年龄约35岁),女性居多,男女比例约1:2。临床主要表现为前纵隔肿物,肿块通常较大,上腔静脉压迫综合症常见。肿块倾向局限于纵隔区域,有时侵犯临近器官,如前胸壁、肺和心包等。播散性的病变可以侵及结外器官,如肾脏、肝脏、肾上腺和中枢神经系统等。
病理特点
推测PMBL起源于胸腺髓质B细胞,在形态学和细胞学上不同病例间具有较大的变异。肿瘤细胞体积为中~大,具有圆形或分叶状的细胞核和丰富的胞浆,有时肿瘤细胞与HL的Reed-Stenberg细胞具有相似性。在多数情况下可以见到分割肿瘤组织的纤维条带。少数情况下表现为介于PMBL和经典型霍奇金淋巴瘤(ClassicalHodgkinlymphoma,CHL)经典中间的“灰区淋巴瘤”[1]。
PMBL具有B细胞表型,表达CD19、CD20,CD22和CD79a等,B细胞转录相关因子PAX5、OCT2和BOB-1通常强阳性。但不表达膜表面免疫球蛋白,因此不能通过检测K和λ轻链的表达,鉴别单克隆性增殖,这是与多数B细胞肿瘤的不同之处。CD30约80%阳性,但与CHL相比,个体差异较大,且通常较弱。CD15一般为阴性。肿瘤细胞多为IRF4/MUM1(75%)和CD23(70%)阳性,BCL2阳性率约在55~80%,BCL~%,CD~32%,多数病例有MHCI类和II类分子的表达缺陷。
从基因表达谱上,将DLBCL分为:ABC型、GCB型、第3型(type3)和PMBL型。PMBL的基因型与NSHL更相似。PMBL常见的染色体异常包括9p24(高达75%)、2p15(约50%)和Xp11.4-21(33%)、Xq24-26(33%)。可能影响的基因包括JAK2、PDL1和PDL2(染色体9p),REL和BCL11A(染色体2p)。PMBL通常存在NF-?B和JAK-STAT信号通路的激活。BCL2、BCL6和MYC相关染色体易位罕见,可有P16和TP53的失活。
预后
IPI预后指数在PMBL中的预后判断价值不大,因为PMBL患者通常具有相似的特征,
包括多为年轻患者、局限期和乳酸脱氢酶升高等特点。一些研究认为,一般情况欠佳、III/IV期病变和一线治疗的选择与预后有关。复发和耐药的患者,预后较差,解救化疗的有效率低,因此提高一线治疗的疗效非常重要。
治疗
有关PMBL的治疗,目前的争论主要包括三点,即是否应该采用强化的化疗方案、是否应行巩固性放疗和FDG-PET疗效评估的价值等。
(一)强化化疗方案有可能提高疗效
强化的化疗方案包括MACOP-B(甲氨喋呤、多柔比星、环磷酰胺、长春新碱、强的松、博来霉素)、VACOP-B(依托泊苷、多柔比星、环磷酰胺、长春新碱、强的松、博来霉素)、ProMACE-CytaBOM(环磷酰胺、多柔比星、依托泊苷、阿糖胞苷、博来霉素、长春新碱、甲氨喋呤和强的松)以及剂量调整的EPOCH方案(依托泊苷、环磷酰胺、多柔比星、长春新碱、强的松)等。年的新英格兰杂志发表了CHOP方案对比强化方案治疗晚期侵袭性非霍奇金淋巴瘤(nonHodgkinlymphoma,NHL)的III期随机对照临床研究的结果,认为强化方案并未能提高疗效,但此后多项的非随机性临床研究提示,强化的化疗方案有可能提高PMBL患者的疗效。在一项前瞻性II期临床研究中,Zanzani等应用MACOP-B方案联合放疗治疗初治的PMBL患者,51例(I/II期占84%)患者的8年的总生存率(overallsurvivial,OS)达到82%。进而在一项扩大样本的回顾性研究中,89例PMBL患者应用MACOP-B方案治疗,结果9年的OS为86%。在一项更大大样本的回顾性对照研究中,对比了例初治的PMBL患者,分别接受过MACOP-B(例),VACOP-B(34例),ProMACE-CytoBOM(39例)或CHOP样(例)方案治疗,结果MACOP-B和CHOP样方案组10年OS分别为71%和44%(p=0.)。另一项研究也得出了MACOP-B/VACOP-B的疗效明显优于CHOP样方案的结论。剂量调整的EPOCH(doseadjustedEPOCH,DA-EPOCH)方案治疗PMBL的数据有限,一项研究报道了应用DA-EPOCH方案治疗18例PMBL患者,16年的OS为78%。
联合利妥昔单抗可以显著提高PMBL患者的疗效。一项前瞻性、随机对照的III期国际多中心临床研究,在入组的例DLBCL中,87例为PMBL,结果R-CHOP与CHOP方案治疗组患者的CR率、治疗中疾病进展发生率和EFS分别为:54%和80%(p=0.)、2.5%和24%(p0.)和78%vs52%(p=0.)。一项研究显示不含利妥昔单抗的强化方案的疗效与R-CHOP相当,该研究回顾性分析了例PMBL患者,分别采用MACOPB/VACOPB,CHOP-R和CHOP样方案化疗,结果三组患者的5年OS分别为87%、81%和71%,MACOPB/VACOPB与R-CHOP组无显著性差异。在强化方案基础上,联合利妥昔单抗,有可能进一步提高疗效。一项前瞻性的II期临床研究,例PMBL患者接受了R-MACOPB/VACOPB联合受累野放疗,结果5年OS和PFS分别为92%和86%。另一项II期研究,单纯应用DA-EPOCH-R方案治疗,未联合巩固性放疗,5年EFS和OS分别为93%和97%[13]。
(二)巩固性放疗的作用存在争议
早期的研究显示,对于PMBL患者,化疗后的巩固性放疗是达到治愈的重要组成。这一治疗策略获得广泛接纳的基础,是多项研究显示,化疗后的放疗可以显著提高CR率。最初的一项前瞻性的II期临床研究,50例PMBL患者均给予MACOP-B方案化疗后联合纵隔放疗,并增加镓扫描进行疗效评估。结果化疗结束后,66%的患者镓扫描阳性,但在放疗结束后,仅有19%的患者为阳性。由此化疗后的巩固放疗成为常规治疗。但是,由于缺少随机对照的临床研究,巩固性放疗确否提高了PFS和OS尚无定论。随着利妥昔单抗的应用,化疗后完全缓解(北京中科医院是骗子北京白癜风哪家最便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