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次全国白血病淋巴瘤会议赵维莅

医脉通导读

中华医学会第十四次全国白血病·淋巴瘤学术会议在哈尔滨盛大召开,在淋巴瘤专场上,来自上海医院的赵维莅教授对双表达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异质性分层下治疗探索进行了精彩报道,医脉通简要整理如下:

概述

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是非霍奇金淋巴瘤(NHL)中比例最高的一种亚型,极具异质性,全基因组测序37例患者,检出个潜在的驱动基因。而“双”是指检出MYC/BCL,双击淋巴瘤(double-hit)是从基因水平检出MYC和BCL2/6基因,双表达淋巴瘤(double-expressing)是从IHC水平检出MYC/BCL2抗原。双表达淋巴瘤(DEL)中只有不到20%的患者是真正意义上的DHL,且几乎都是生发中心来源,而多数DEL是非生发中心来源。研究比较了双击/双表达对这一群患者OS和PFS的影响,结果无论DHL或DEL都与较差的OS和PFS有关。

DLBCL治疗方案在过去的15年内未发生明显的变化,R-CHOP一直是所谓“标准”的治疗方案。双表达、双打击DLBCL治疗效果更差,长期生存率低于20%-40%。

分子学异质性

随着对于疾病更加深入的了解,临床医生开始对于难治性淋巴瘤进行更深入的探索,如双表达DLBCL有着其特异性的分子生物学标记。临床分型中的免疫表型已成为当前临床医生最为实用的预后因素之一。同时,分子遗传学异常作为预后因素则是学界最为







































白癜风医院美丽黄皮肤行动
白癜风的症状



转载请注明:http://www.milezx.com/mlxjt/8940.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