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上图收看实时播报
防控阻击疫情红河在行动
3月17日,弥勒市工业园星田工业园区内,小组长李红云正带领工人拆除红河卷烟厂新建的物资储备库外围钢管、安全网。他说:“这些工人来自弥勒、泸西,都是通过弥勒市人社局劳务派遣过来的务工人员。”而红河卷烟厂西侧,红河雄风印业有限公司正组织多台大型挖掘机平整土地。公司基础建设项目负责人王志伟称,他们这儿多名工人,也是通过弥勒市人社局劳务派遣过来的。
工人正在开展拆除作业
弥勒市公共就业和人才服务中心主任董志刚介绍,为落实上级惠企政策,加大援企稳岗,该市人社部门安排了名服务专员,跟踪联系全市家企业、事业单位,实地调查了解企业用工需求,助推企业顺利复工复产。“我也是百名服务专员之一,主要对接弥勒工业园内企业用工需求。”他说。
组织现场招聘
这百名服务专员和驻弥勒的两家劳动输出公司,既要“面对面”了解城乡劳动者务工需求,还要“门对门”(出家门进厂门)安排用工。董志刚告诉记者,为实现劳动者就业愿望,除了“百名专员”和市内外18家人力资源服务机构为就业服务外,该市还充分发挥乡镇、村组干部、驻村工作队员、农村劳务经纪人、劳动力信息调查员等“末端触手”作用,实行信息日报告制度,对全市农村劳动力是否有外出就业意愿、是否接受培训等进行全面排查,特别是建档立卡贫困户的劳动力、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区群众的就业意愿和服务需求,做到“村不漏户、户不漏人、人不漏项”。截至目前,通过“面对面”询问,已登记有愿意外出务工城乡居民5万多人。
专车护送劳动者外出务工
通过与外出务工人员的精准对接,弥勒市公共就业和人才服务中心利用驻深圳劳务工作站和公共就业服务平台优势,坚持每天联系珠三角、长三角用工企业,对用工50人以上的企业和工程项目,指定专人对接洽谈。目前,该中心共收集到家企业、个岗位,可吸纳劳动者余人。董志刚介绍,按照“一企一措施、一车一方案”,由“专人、专车、专厂”保障就业人员出家门后直接入厂务工,并由派遣单位承担从出发地到务工地期间的食宿和交通费用。截至3月16日,通过包车、包机、火车专列、高铁等交通工具,向广东佛山、浙江义乌、江苏盐城等地有组织输送32批、人;为8家到弥勒招聘用工的企业推荐人,全市累计转移输出人。
为扩大就近就业,该中心重点对接本地特色优势产业、农业产业合作社、工业园区和市内建设项目等,全力帮扶“能外出、不能远行”的农村劳动力就地就近就业;充分利用就业扶贫车间、乡村公共服务岗位,为名“无法外出、无业可扶、无力脱贫”的贫困劳动力实现就业;开发个乡村公共服务岗位,促进农村劳动力居家灵活就业,确保每户贫困家庭至少1人就业。
记者:罗宏伟文/图
责编:普薇
声明:转载请注明来源于红河日报(hhrb_hh)!
爆料、广告— 投稿邮箱:hhr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