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贵忠骑车出行为村民看病供图
医者仁心。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云南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弥勒市西三镇花口卫生室的乡医王贵忠,走村入户,为村民检测体温,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着一个医者的使命和担当。
白大褂、医药箱、摩托车,从清晨到黄昏,从村卫生室到乡间农家,背上医药箱,为村民看病行医成为乡医王贵忠的工作日常。
王贵忠是西三镇花口卫生室的一名普通乡村医生,年出生的他,从医已有二十余年。
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他和同事积极主动配合当地卫生院抗“疫”在第一线。在防护物品紧缺的条件下,依然冒着可能感染的危险,挨家挨户上门为村民测量体温、宣讲防控知识,在自己平凡的岗位上发光发热。
“怕,作为人都怕,但是为了自己的工作,想到我们的责任,要让人民身体健康,在这个疫情期间,哪个从外地回来,有经过武汉的,有从武汉回来的,我都上门为他们量体温,叫他们不要出门,在家里吃好,坐好,有什么问题及时跟我们联系。”王贵忠说。
疫情防控期间,花口村的村民们纷纷响应防控号召,减少外出,而村民的健康却始终让王贵忠牵挂于心。在特殊时期,他骑上摩托车走村入户,询问村民的身体健康情况,亲自为村民检测体温;回到卫生室,他一刻也不愿懈怠,逐字逐句把当天的检查情况整理成日志记录下来。
“这是多年在乡间行医养成的习惯,每一页笔墨的记录,是每一位患者的实时信息和自己当时的诊断情况。”王贵忠告诉记者,正因为有了这些文字信息,才让行医之路变得“有理有据”。
年是脱贫攻坚收官之年,作为一名普通的乡医,推进健康扶贫工作成为建档立卡贫困户的签约家庭医生,是王贵忠义不容辞的责任。下乡入户走访,了解贫困户的健康信息,为贫困户定期体检,是他每个季度都需要完成的工作。
据了解,花口村卫生室现有4名乡村医生,为加强对当地贫困人口的健康管理,组建了家庭医生团队。截至目前,为全村66户余人建档立卡贫困户,提供了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实现了贫困人口的健康服务和信息管理全覆盖。
花口村委会棠梨树村小组年已脱贫户杨文锦说,“现在什么都方便,拿药、量血压、测血糖都很方便,而且都是免费的。”
干一行,爱一行,一身白大褂、一个药箱、一根温度计、一个普通的医用口罩和一辆摩托车,踏遍村里的每一条路,走到每一户家门口,诊进每位村民心中。
正是有这些基层医务工作者无畏的逆行身影,筑牢了疫情防控的安全堡垒,才换来了人民群众的平安健康。
云南网通讯员张星星马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