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迎党代会乡村振兴开新局两江润沃土

从曾经的10棵树到现在的6万多棵树,兴仁市潘家庄镇弥勒屯村用7年时间品尝到丰收的果实。在推进乡村振兴的征途上,弥勒屯村正在不断探索、大胆实践,努力建设黔西南州可借鉴、可复制的特色田园乡村·乡村振兴集成示范试点。

举目山披绿,遍屯脆柚香。

进入冬季,兴仁市潘家庄镇弥勒屯村的兴仁脆柚渐次成熟,累累果实压弯了枝头,前来观光采摘的游客络绎不绝,果农们脸上带着丰收的喜悦。

村支书徐玉华每天工作之余,也会来到果园里转转:引导游客采摘成熟饱满的果实、为果农传授相关管护技术、运用抖音等网络平台为兴仁脆柚作宣传.......徐玉华偶尔也会来到村口的一处坡地上,看看那里的10株柚子树。

从千里之外的福建漳州,到弥勒屯村安家,这10株柚子树已经在弥勒屯村扎根了7年。7年时间,老柚子树开花散叶,带动全村群众种植柚子余亩共计6万多株,并开启了弥勒屯村调整产业结构、种植精品水果、发展特色产业的致富大门。

因地制宜发展特色

弥勒屯村是州级乡村振兴集成示范试点,距兴仁市区16公里,距纳兴高速匝道8.5公里,距普安高铁站60公里。全村亩地、亩田,过去主要种植传统作物玉米,现在种植特色产业兴仁脆柚,全村户人,年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元。

虽然地理条件相对优越,但弥勒屯村长期以来没有成型产业。如何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增加收入,既是村民一直以来的渴盼,也是当地干部思索的问题。

弥勒屯村柚子种植基地唐波摄

年,村民李正元、李正富兄弟俩率先成立贵州省兴仁市康民果业有限公司并进驻弥勒屯村,打算利用村里的荒山荒坡种植特色水果。听闻福建漳州红心柚在市场上很走俏,公司决定带着几名有意愿参与种植的村民到漳州一探究竟,徐玉华便自告奋勇前往漳州考察红心柚种植。这次考察,公司耗费8万多元,从漳州拉回10株直径约9厘米的挂果老柚树,在向阳的山坡上先行试种。次年,10株老柚树不负众望,如期开了花、结了果。

“我们都很兴奋,但对比下来还是觉得与原产地有差异。”徐玉华介绍,在多次咨询专家、反复考察市场后,公司决定大面积引种和示范种植。年,公司种下了亩柚子,徐玉华也再次引进株老柚树,流转了21亩土地,并动员亲戚家参与柚子种植。“我分析后认为,如果是因为初来乍到、水土不服而导致果肉与原产地相比有差异,那么多种几年就可以消除差异了;如果是因为本地水土条件导致它天生带一点点脆、一点点酸,那也具有本地特色。我认定种这个柚子大有前途。”

调整结构提速发展

种柚子,徐玉华是认真的。为了掌握种植技术,他利用电话、


转载请注明:http://www.milezx.com/mlxtq/17966.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