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是最常见的费霍奇金淋巴瘤,占所有淋巴瘤的将近30%。对于DLBCL患者一线免疫化学治疗使患者受益,并且使60%患者达到了长期无病生存。在那些从一线免疫化学治疗中获得缓解的患者中,复发通常发生在最初的两年内,而5年后基本不会复发。以大剂量化疗为基础的细胞毒性补救治疗及造血干细胞移植治愈了一部分难治或复发患者。尽管已经有很多关于一线免疫化疗的前瞻性临床研究,仍然没有治疗后患者随访的标准策略。然而,近期的一些研究质疑用于随访无症状患者的影像学检查的合理性。更新过的美国临床指南建议最初两年每年(最多)两次CT随访,但是近期的国际指南一致不鼓励常规影像学随访。可见,对第一次取得缓解的无症状DLBCL患者进行影像学随访是有争议的。
最近,美国临床肿瘤学杂志发表了一项关于DLBCL患者在CR1不同随访策略的成本-效益分析。在该研究中,研究者采用Markov决策分析模型评估这些经过免疫化学治疗第一次达到缓解患者随访策略的成本效益比。年龄小于55岁的患者按照三种随访策略分组评估:没有影像学检查的常规临床随访,每年两次共两年CT扫描的常规临床随访及每年两次共两年PET/CT扫描的常规临床随访。基线模型中,影像学随访策略发现的无症状复发转化为生存获益。在三种不同随访策略中,独立评估了生命-时间成本,质量矫正的生存时间(QALYs)和增加的成本效益比(ICERs)。
研究发现,相比没有影像学检查的常规临床随访,CT或PET/CT获得了极小的生存获益(生存-年获益:CT,0.03年;PET/CT,0.04年)。经过生活质量参数矫正后,包含影像学的随访仍有极其微弱的获益(CT,0.QALYs;PET/CT,0.QALYs)。包含影像学随访策略的成本是无法忽略的;相比常规临床随访,含有影像学检查的随访策略ICERS分别为CT:$/QALY(95%CI,$到/QALY)及PET/CT:$/QALY(95%CI,$到/QALY)。这些模型评估出的结果准确,并且在单向和概率敏感分析中保持稳定。
这项成本效益分析最终认为,在耗费了巨大的经济成本后,包含影像学检查随访策略只能为缓解期无症状复发的DLBCL患者带来微小的临床获益。
赞赏
长按向我转账
受苹果公司新规定影响,iOS版的赞赏功能被关闭,可通过转账支持。
治白癜风有哪些偏方北京中医医院看白癜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