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病科普丨乙肝肝硬化怎样形成的

来源:菊梅医生

作者:菊梅医生

正文共:字

预计阅读时间:3分钟

导读

乙肝肝硬化是乙肝进一步发展之后引起的,再严重可引起肝癌,那么,乙肝肝硬化是怎么回事呢?

1

什么是乙肝肝硬化

乙型肝炎肝硬化是指由于长期乙肝病毒感染引起肝组织弥漫性纤维化,假小叶和再生结节为特征的进行性、弥漫性肝病。

乙型肝炎病毒属于嗜肝性病毒,当乙肝病毒侵入机体后,主要就是侵犯肝脏,可以破坏肝细胞,使肝细胞发生变性、水肿、坏死,致使肝脏失去正常的功能,使肝功能下降,从而出现肝病的症状,如黄疸、乏力、恶心、食欲不振、腹胀等等,并且可以使肝脏受到严重的损伤,在乙肝病情严重时,可出现肝组织纤维化而形成肝硬化以及腹水,使病情不断恶化,出现一系列严重的并发症,从而危及病人的生命。

2

临床表现

乙肝肝硬化,早期可无特异性症状体征,根据病程进展可分为代偿期和失代偿期。

10%-20%代偿期肝硬化患者无症状,其他患者可有食欲减退,乏力,消化不良,腹泻等非特异性症状。

出现腹水是肝硬化患者进入失代偿期的标志,失代偿期患者症状包括食欲减退,乏力,腹胀,腹痛,腹泻,体重减轻,出血倾向,内分泌系统失调。肝硬化患者糖尿病发病率增加,表现为高血糖、糖耐量试验异常、高胰岛素血症和外周性胰岛素抵抗,进展性肝硬化伴严重肝功能衰竭患者常发生低血糖及各种并发症。肝硬化随病情进展后可出现食管静脉曲张出血,以及脓毒血症和肝肾综合征等。

3

乙肝肝硬化患者在日常生活中的注意事项

1、注意休息:肝硬化的患者要保证充足的睡眠和休息,减少机体体力的消耗,可以有效的减轻肝脏的生理负担。

2、低钠饮食:肝硬化患者应该以低盐饮食为主。过量的盐会导致体液滞留,进一步加重腹水和下肢水肿症状。出现腹水者,应适量限制水的摄入。

3、限制饮酒:酒精可加重肝脏代谢负担,严重者可引起酒精性肝硬化,所以日常应避免饮酒。

4、健康饮食:肝硬化患者可能会出现营养不良。患者应该多吃水果和蔬菜,选择摄入精益蛋白质,如豆类、家禽或鱼肉,但应该避免生吃海鲜。

5、避免感染:肝硬化患者更容易发生感染,因此患者应该注意养成良好的个人生活习惯。应该避免接触病菌,经常洗手。

6、谨慎使用各种药物:服用药物前咨询医生,避免使用肝毒性药物。不服用疗效不确定的药物、不正规的中药偏方和保健品。

7、抗病毒治疗的患者不能随意自行停用抗病毒药物,如恩替卡韦、替诺福韦等,否则易导致急慢性肝功能衰竭。

8、日常病情监测:遵医嘱定期复诊,同时需注意监测日常病情、症状变化,如有加重或突然新增症状,需立刻就诊。

结语

对于代偿期患者来说,最好卧床休息,治疗上主要以改善肝功能、治疗并发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为主。肝硬化医院,在医生指导下用药,切勿相信偏方或保健品,以免造成药物性肝损伤。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milezx.com/mlxxw/12508.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