姐告——云南行(瑞丽)25
2月27日,早上起来到大堂,昨晚黑灯瞎火的没看清。
蛮有情调的南国风格。
在街边随便走走,瑞丽真的挺赏心悦目的。
用罢早餐,我们去“姐告”。
姐告,一个奇特的名字。
不光是“姐告”,这两天在瑞丽见到不少带“姐”字的地名,望文生义,还以为这些地名与古代的某位美女有关。问小段告之这是傣语,“姐”是城的意思,“告”是旧的意思。姐告,就是旧城。相传元末明初曾有人在此筑城。
中缅两国在瑞丽一带的边界都以瑞丽江为界,两国划江而治。唯有姐告例外。
位于瑞丽东南方向约2公里处的瑞丽江东岸,就有中国1.92平方公里的土地,那就是姐告,过去被称为“飞地”。小段告诉我们,瑞丽人都说要感谢周总理,当年的边界谈判怎么就把边界划过江去,在对岸占了这“一亩三分地”!
从瑞丽到姐告要经过横跨瑞丽江的姐告大桥,该桥长米,是西南边境上最长的桥,所以被誉为“天涯地角第一桥”(这个角度我是拍不着的,我们在桥上过,这张从网上下载)。
我们的车从姐告大桥上飞驰而过。过去渡江仅靠竹筏、木舟摆渡,年修建跨江的姐告大桥,连通两岸。当时的姐告一片荒凉,只有一条崎岖不平、泥烂路滑的小道,瑞丽市姐勒乡的一个傣族村寨和瑞丽农场的一个生产队散落其间,一百多户人家的房屋大都是些竹篱笆房,而且低矮陈旧。
映入眼帘的就是被称为国门的瑞丽口岸。
姐告年被列为我国西部沿边实行双向开放的重点,从年8月起,国务院批准姐告边境贸易区实行“境内关外”特殊监管,使姐告成为中国两万多公里内陆边境线上第一个具有特殊优惠政策的边贸特区和最大的陆路口岸。
我们到的挺早,太阳还被挡在关门后面,现在完全是逆光拍摄。
现在,云南50%-60%的边贸物资都要从这里进出,每天有辆以上的车子要从这里来往,姐告已成为云南最大的边贸口岸。
姐告东面是缅甸的国家级开放城市木姐市,边境上傣族百姓跨境而居,亲密往来。
瑞丽段国境线全长.8公里,是云南省边境线上界碑和渡口最密集的地段。
我们来到瑞丽口岸,还不到开放时间,关门紧闭。在海关道路中间,大家仔细看,有一个界碑,我们只能远观不能近前。
这张看得清楚一点:界碑上有红色的“中国”二字(不知是81号还是82号界碑)。
海关人员现在还比较清闲,他们一会儿就要忙碌起来了。
在瑞丽口岸的北侧,有一个“天涯地角”的标志石碑。
“天涯地角”?海南三亚有个人所共知的天涯海角,天之涯海之角。这里叫“天涯地角”,也即天之涯地之角。
为什么叫天涯地角呢?原来国道,起点为上海,途经上海、浙江、江西、湖南、贵州、云南6个省份,全长公里。到姐告的“天涯地角”即为国道的终点。
国道外接缅甸史迪威公路(抗战中称中英公路),通向东南亚及印度洋沿岸各国。因姐告三面与缅甸接壤,形如“飞地”所以有“天涯地角”之称。
这块牌子上注明了国道的基本情况。
天涯地角北侧的“国门边贸城”。
我们到得早,还看不到多少缅甸边民。从网上下载几张图片看看。
隔着铁丝网的缅甸小孩,他们手里拿着的花朵是要卖给中国人的。
顶着香蕉盘的缅甸女子。见她们脸颊上大多涂有色粉,小段说,那是缅甸人以此为美。
小段说,中国人和缅甸人很好分辨,穿裙子,脸上擦粉必定是缅甸人。她们脸上擦的叫香木粉。由一种叫塔纳卡(香楝树)的树皮磨成的粉末。先将香木干磨成粉,再加水搅和,呈透明状,可以涂抹全身以防蚊虫咬伤,女人则喜欢用香木粉在脸上涂抹作为装饰,至今仍普遍被使用。
我们在瑞丽国门前合影。
姐告,其东、南与缅甸棒赛、木姐、南坎三个城市相毗邻,东有畹町经济开发区国家一级口岸,西有章风二类口岸。
姐告,是云南省实施国际大通道战略的试验区和示范区。瑞丽口岸目前是中缅边境口岸中人员、车辆、货物流量最大的口岸,其出入境人流量具云南全省之首,年就达到了多万人次,入境车辆达到了90多万辆次。
这栋漂亮的七彩的建筑,既是“国门珠宝城”又是“澳洲免税店”,从外表看似乎更像傣家姑娘的花裙子。如今在这里汇聚着缅甸、巴基斯坦、印度、泰国等多国的珠宝商人,以及来自祖国广东、河南、福建等地以及本地的珠宝商人。主角是翡翠,而树化玉、水沫玉等多种缅甸盛产的玉石也这里繁忙交易;宝石类,红、蓝宝石及其它多种半宝石多不胜数。
这里要做一个重要补充。
已经开通的中缅油气管道是继中哈石油管道、中亚天然气管道、中俄原油管道之后的第四大能源进口通道,它的建成可缓解我国对马六甲海峡的依赖程度,为我国油气进口在西南方向上开辟的一条重要陆上通道。这项工程更是国家实施能源战略的重要项目之一。
而瑞丽段工程是连接中缅油气管道国内段与国外段的“咽喉”工程。
该工程德宏州瑞丽段起自缅甸与中国交界处的弄岛镇弄岛村,途经姐相镇、勐卯镇、姐勒乡和混板乡等地,止于芒市与戛中,单线长48.6公里(昨晚我们去过的瑞丽江广场附近地下就有管道通过)。
不仅如此,中缅管道和管道的大量设备也是通过瑞丽口岸进入缅甸境内的。
中缅油管在抗战时期曾有过一次成功的架设。年,中美双方沿中缅印公路建设了从印度加尔各答经缅北进入中国畹町再至昆明的输油管道,该管道全长余公里,为当时世界上最长的油管。解决了中国战区燃料缺乏的问题。如今在中缅边境不少地方,仍然能够看到当年管道的历史残留物。
中缅原油管道投入试运营不到一周,就有外媒称“将从根本上改变全球原油流动”,因其提供了中国与中东原油之间的首个陆上入口,使中东原油避开波诡云谲的马六甲海峡,直接在缅甸的皎漂港卸货,再通过管道直输中国。比原来省去近两周时间。
我们要离开姐告了,那是我们的大巴。
从姐告大桥上往西开,这回拍到了姐告大桥桥面。
我们去“一寨两国”景点。这是途中见路旁村民用手扶拖拉机运送新鲜玉米。
还带着绿色的叶子,并且穗头朝上,从来没有见过用这种方式运送玉米的,为什么要这样呢?
把在瑞丽的几个景点在地图上标注,看一下我们去过的地方。
未完待续。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