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
度
佳
节
春节将至,弥勒的大街小巷顿时变得热闹起来,家家户户都在备年货、迎春节。上学的、上班的都期待起春节的来临,那么一起来说说弥勒过年那些事吧!
杀
猪
饭
当有亲朋好友邀请你吃杀猪饭的时候,就预示着春节的来临!杀猪饭——一桌丰盛的菜肴;同时也是一个春节前夕的聚会。每年临近春节,弥勒各村里寨里便会陆陆续续开始杀猪,准备来年伙食,也为邀约亲人好友相聚一堂。每场杀猪饭都是热闹的,简单现搭的灶台,黑黑的大铁锅,充足海量的食物,就是很给力!
贴
门
神
新春伊始,第一件事便是贴门神、对联。门神——守卫门户的神灵。旧时农历新年贴于门上的一种画类。传说中的神荼、郁垒兄弟二人专门管鬼,有他们守住门户,大小恶鬼不敢入门为害。
春联亦名“门对”、“春帖”,是对联的一种,因在春节时张贴,故名。春联的一个源头是桃符。最初人们以桃木刻人形挂在门旁以避邪,后来画门神像于桃木上,再简化为在桃木板上题写门神名字。
如今,贴门神的人少了,贴春联的却还是比比皆是呢!
贴
对
联
守
岁
我国民间在除夕有守岁的习惯,俗名“熬年”。守岁从吃年夜饭开始,这顿年夜饭要慢慢地吃,从掌灯时分入席,有的人家一直要吃到深夜。根据宗懔《荆楚岁时记》的记载,至少在南北朝时已有吃年夜饭的习俗。守岁的习俗,既有对如水逝去的岁月含惜别留恋之情,又有对来临的新年寄以美好希望之意。
如今,已经演变为繁忙的一家人难得聚在一起的宝贵时间了,小孩则拿着压岁钱玩在一起。
放
爆
竹
当午夜交正子时,新年钟声敲响,爆竹声震响天宇。在这“岁之元、月之元、时之元”的“三元”时刻,有的地方还在庭院里垒“旺火”,以示旺气通天,兴隆繁盛。
如今,爆竹燃放都有固定的点了,小孩子大多数时候都是看爆竹而不是放爆竹了。
弥勒人家在除夕夜还会封门。传说,年是一个大怪物!每年除夕夜都来吃人,大家为了躲避年,就把门封死。正经的封门,习俗上是封了门别人就不能进家门了。不知道的亲们记住了!
封
门
年
夜
饭
除夕之夜,全家老老少少围坐一堂吃年夜饭。年夜饭又称团年饭,是农历除夕(每年最后一天)的一餐。这一天人们准备除旧迎新,吃团圆饭。寓意:吉祥、发财、圆满、团圆。在弥勒本地,年夜饭的餐桌上常见的菜肴有:野山药、甘露子、青蒜炒肉、小葱炒豆腐、酥肉和鱼等;春节吃鱼可是有讲究的,预示着年年有余。
如今,吃年夜饭已满足不了人们过年的喜悦了,不少人会把丰盛的菜肴拍照发到网上,让网络与现实都充满了浓浓的年味。
每年过春节,弥勒的庆来公园、湖泉生态园、体育馆等周边都会有阿细跳月。人们欢聚一起弹起大三弦、跳起阿细舞,脸上洋溢着喜庆的欢笑!
注意啦!今年大年初三在乡村大舞台还有阿细跳月比赛哟!喜欢的观众朋友可不要错过啦。
阿
细
跳
月
打
磨
秋
今年春节弥勒城区还有一个好玩的地方,就是到湖泉会展中心门口打磨秋。打磨秋在农村可是很受欢迎的春节娱乐项目,但城里很少有这个设施。这次难得有这么方便的一个磨秋在城里,还不赶快相约小伙伴去比试比试。
过春节这么重要的事,怎么能少了中国国粹——麻将呢?过年全家的娱乐方式之一就是打麻将,赢了就乐呵乐呵,输了也不必在意,就当发压岁钱啦。
打
麻
将
唱
山
歌
在弥勒,除了阿细跳月还有唱山歌也是人们喜欢的一大热门活动。许多中年人、爷爷奶奶还是山歌铁粉,哪里有山歌,他们就聚到哪里。
过年前,弥勒的老人就会带着小孩子去年货街上面购置过年的用品了,吃的有鸡鸭鱼肉、蔬菜水果、糕点糖果;用的有鞭炮香烛、春联门神等;红火火的年货街再配上大人小孩都穿着的火红新衣服,好一派新年好兆头。
逛
年
货
街
最近网络上也是一股年味,一个逆天的中国风短片——《元日》,告诉你古代人是怎么过春节的。
动画短片《元日》以古诗为背景,用一个孩子的眼睛,去看四百年前明代嘉定春节的传统与习俗。
整部动画画风唯美,故事短小却又年味十足,不少网友看后表示:如此春节,虽然讲的是古人,但其中的趣味和我们童年记忆里的春节一模一样!这,正是春节的正确打开方式啊。
责编/孔令勇
编辑/徐 良
图文/汤雪兰
排版/邱少瑞
图片源于网络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