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千面见万象侯晓锋的玉雕弥勒艺术

在佛国世界中,弥勒佛是一个特别的存在,与诸神佛的庄严肃穆相比,其袒胸露肚,大腹便便,笑口大开的形象实在太接地气,但也因此,和蔼可亲的弥勒佛深受大众喜爱,而作为玉雕创作题材,也同样广受欢迎。在玉雕圈,说到弥勒,人人皆知侯晓锋,因其精于弥勒创作,于内业素有“侯弥勒”的称号。

-深妙圆融,形意贯一-

侯晓锋的弥勒作品从整体到局部皆给人以鲜明的圆融之感,这种创作基于传统弥勒造像的特点,利用夸张与抽象等手法突出其饱满圆融的视觉效果。

肚圆似鼓,面如满月,趾如圆珠,饱满的块面与流畅的线条自然衔接,形态与表情完美契合,周身弧度圆浑舒缓,形神贯一式的创作手法展现出一个憨态可掬、和蔼可亲的弥勒形象。

侯晓锋汲取传统弥勒造像之优点,以个人化的视角将弥勒“胖和尚”的世俗化形象表现得惟妙惟肖,生动传神,内外圆融,形意合一。

-笑口常开,无拘无束-

笑口常开是弥勒造像最显著的表情特征,与饱满圆融的身形相结合,共同构成了一个心宽体胖、乐观放达的形象。

在侯晓锋的作品中,他以略显夸张的手法表现面部轮廓与肌肉走势,突出五官的立体感,作品中的弥勒丰颐宽额,隆鼻笑眼,露齿大笑,厚耳垂肩,对细节的精心琢刻令五官特点清晰明朗,五官紧凑的布局表现出大笑时真实自然的状态。

侯晓锋将中国人的性格特点融入到弥勒表情中,憨厚随和的笑容令弥勒褪去了宗教的神秘色彩,寓神性于人性,极具艺术感染力。

-形态各异,意趣万千-

作为传统佛教题材,侯晓锋对弥勒的刻画沿袭传统造像的范式,结合抽象、留白、繁简对比、虚实相生等手法,呈现出变化多样的弥勒形象。

与此同时,侯晓锋充分发掘不同材质特点,令弥勒呈现出不同意蕴,尤其对南红玛瑙的运用,浓郁喜庆的色泽与醇厚深邃的气韵与弥勒形象融为一体,相得益彰。

布袋和尚有偈云:“虽然是一躯,分身千百亿。”欣赏侯晓锋的作品亦有同感,同样的题材经其妙手点化展示出不同形态。一千个创作者有一千个弥勒,而侯晓锋一人即可创造千面,且千面不同,个中意趣,别有洞天。




转载请注明:http://www.milezx.com/mlxjt/17654.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