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10月14日《弥勒新闻》视频,时长11分32秒
新闻视频内容提示
1、五山乡幕上村:成立养羊合作社“抱团”发展助力村民致富奔小康
2、朱有勇等6位中国工程院院士到弥勒现场指导‘十三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七大农作物育种’专项‘西南及南方抗逆高产耐瘠薄玉米新品种培育’项目
3、明日之星公益基金管理委员会向弥勒市捐赠价值88万元的信息化教学设备助力弥勒教育信息化、现代化发展
4、建设滇中绿色发展强市知识解读
▽以下是正文
这事,关乎弥勒农民的钱包!
烟草是弥勒的重要支柱产业之一。烟区耕地的多元化种植,事关农民的收益。
10月13日,弥勒迎来了重大好消息:全国20多个省的80余名专家,到弥勒参加“烟后农业”玉米新品种“川单99”在虹溪镇的试种成功评价交流会。
该交流会由四川农业大学主办,红河弘毅农业发展有限责任公司协办。
玉米新品种“川单99”,是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西南及南方抗逆高产耐瘠薄玉米新品种培育”项目的重要成果。可大幅提升虹溪镇“烟后农业”的产业发展能力。
活动现场:20多个省的80余名专家汇聚活动当天,来自北京、上海、四川、广东等20多个省的农业农科高等院校、玉米种业科研院所、种业公司等80多位农作物育种权威专家、教授及项目成员应邀来到弥勒,走进虹溪镇玉米育种试验基地,紧扣“七大农业作物育种”项目,开展实地调研。
专家们观摩了多块玉米地,详细查看玉米长势、收成,认真了解红河弘毅公司烟区“烤烟+玉米种业+”产业综合体、玉米生产全程机械化等创新发展模式。参加了玉米育种项目重大新品种指标完成评价现场会。
专家们参观了位于虹溪镇汪塘村的全国首个智慧烟草农业“双创新”基地展厅。
朱有勇等6位中国工程院院士到弥勒现场指导,朱有勇院士20多年前来过虹溪中国工程院院士、云南农业大学教授朱有勇,中国工程院院士、四川农业大学玉米研究所教授荣廷昭,中国工程院院士、沈阳农业大学教授陈温福,中国工程院院士、兰州大学教授南志标,中国工程院院士、扬州大学教授张洪程,中国工程院院士、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教授康振生参加了交流会。
朱有勇说,虹溪是他的老革命根据地,虹溪他很熟悉。20多年前,朱有勇院士在虹溪做农作物间作套种技术研究,烟后种玉米、小麦、大豆等都是非常好的,可以提高农民的收入。
朱有勇指出,粮食安全维系国计民生,如何在新形势下既保证粮食安全,又促农增收,促进经济发展值得认真研讨。要结合实际情况,因地制宜,选用高产、优质的粮食品种,加强商品粮储备的同时,加大种子储备力度,发展科学有效的间作套种,保障粮食安全,实现促农增收。
玉米新品种“川单99”推广的背景:为烟区发展“烟后农业”提供支撑虹溪镇是云南烤烟种植的核心区域。为实现烤烟种植业的持续健康发展,当地急需在“烟后农业”上实现产业快速升级。
围绕“烤烟+玉米”循环驱动发展,新品种玉米“川单99”整合了“玉米杂种优势利用技术及强优势杂交种创制”、“粮食作物丰产增效科技创新”和“南方山地玉米化肥农药减施技术集成研究与示范”等相关研究成果,力求为云南烤烟种植区大力发展烟后玉米产业提供全面品种、技术支撑和综合解决方案。
新品种玉米“川单99”推广,虹溪镇是重点红河州烟草专卖局(公司)把烟区产业综合体作为助力烟农增收、助推核心烟区稳定、打造最具影响力烟区的重要举措,依托下属的红河弘毅农业发展有限责任公司运作,在虹溪镇流转余亩土地,实施以烟为主、多元产业协同发展的订单种植模式探索,架起连农带农和大市场之间的增收桥梁,引领优势产业向规模化、标准化、品牌化协同发展,推进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深度融合。
项目成果“川单99”玉米在弥勒市虹溪镇试种成功,将有效推动红河地区“烤烟+玉米+多元产业”协调循环发展,为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为国家粮食安全、为实现红河农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撑。
现代农业镇——虹溪镇烤烟之乡——全镇种植烤烟1万亩,产值达余万元。↓↓
虹溪镇入驻花卉企业4家,花卉种植面积达亩,农户自发跟种花卉亩,年内花卉总产值达万元。↓↓
发展特色优质蔬菜水果,种植西葫芦亩。↓↓
种植韭黄1.2万亩,产值达2亿元。↓↓
种植大棚葡萄亩,产值达余万元。↓↓
粮食种植总面积达7.24万亩,粮食产量达2.4万吨。↓↓
总编/孔令勇
值班编辑/孔德云
记者/王杰任泉宇
编辑排版/任泉宇
部分综合红河日报
《民法典》50个基础法律问题及解答43.老高立下遗嘱,房子由儿子继承,但希望照顾他多年、无子女无房产的保姆继续居住,可以怎么做?
答:可以以遗嘱的方式为保姆设立居住权并办理登记。《民法典》增加规定“居住权”这一新型用益物权,明确居住权原则上无偿设立,居住权人有权按照合同约定或者遗嘱,经登记占有、使用他人的住宅,以满足其稳定的生活居住需要。
广告合作-
亲:点赞!在看!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