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圆觉,是密教崇奉的著名菩萨群体。《圆觉经》说,十二位菩萨向佛祖请问修行法门,佛为说大乘圆觉清净境界修行法。十二圆觉依次是:1.文殊菩萨2.普贤菩萨3.普眼菩萨(观音菩萨)4.金刚藏菩萨(佛教说是现在世贤劫十六尊之一,密教中的护法佛之一)5.弥勒菩萨6.清净慧菩萨(寓意脱离烦恼、六根清净,从而获得般若智慧)7.威德自在菩萨(寓意有大威力足以降伏恶魔、有大慈德可以救助众生)8.辨音菩萨(擅以音声传播佛法、教化众生)9.净诸业障菩萨(能除掉种种阻碍解脱的恶因恶果)10.普觉菩萨11.圆觉菩萨12.贤善首菩萨。
中文名十二圆觉
名称含义觉性圆满
清净慧脱离烦恼
类别著名菩萨群体
普觉看透了生死苦乐
文觉六根清净
1菩萨简介
2十二圆觉名称
3十二圆觉寓意
4十二圆觉造像
5十二圆觉雕塑
6十二圆觉画像
1菩萨简介
佛教中的菩萨不可胜数,其中一些著名的群体菩萨十分突出,他们的组成很有声势,因不同的功能而组合在一起,最重要的大菩萨都参与其中著名的群体菩萨有四大菩萨、八大菩萨、十二圆觉、二十五圆通、二十五菩萨等。
十二圆觉造像今天并不少见,除杭州灵隐寺以外,在四川“石刻之乡”大足县,也有一处闻名于世的十二圆觉造像,即大佛湾圆觉洞。洞窟内主像为三身佛,位于正壁中部,三身佛的两侧壁前,各刻有六尊菩萨。这些造像为宋代作品,刻画细腻造型优美,装饰性强。整个圆觉洞就是一件大型的石雕艺术珍品。洞中的十二位菩萨即十二圆觉,这窟“圆觉道场”,是佛经故事的形象化。
据大乘佛教的说法,一切觉行圆满者都是佛,三世十方,到处有佛,其数如恒河沙子,不可胜数。至于菩萨,更是不计其数。明成祖朱棣曾以自己名义编撰了一部大部头《御制诸佛世尊如来菩萨条款者神僧名经》(四十卷),收录佛、菩萨名号数以万计。
菩萨之名虽多至不可胜记,但最为著名的、在民间真正有影响的也不过就是那么几十位。如显教的四大菩萨(文殊、普贤、观音、地藏),密教的八大菩萨(文殊、普贤、观音、地藏、弥勒、虚空藏、金刚手、除盖障),还有十二圆觉、二十五圆通菩萨等。十二圆觉也是密教崇奉的著名菩萨群体,但在汉地影响较大,故在此编介绍。
2十二圆觉名称
圆觉,有“觉性圆满”之含义,即所谓“修行得道,功德圆满”。其实就是指要断绝一切烦恼妄念,对世音一切事理大彻大悟,方能往生清净佛国,即身成佛。据唐代僧人多罗所译《大方广圆觉修多罗了义经》(简称《圆觉经》)称:
十二菩萨次第向世尊求教修行的法门,佛一一作了解答。由于十二菩萨请教的是大乘圆觉清净境界修行的法门,因而称之为十二圆觉菩萨。
这十二位大士的名称如下(据《圆觉经》):
文殊师利菩萨普贤菩萨
普眼菩萨金刚藏菩萨
弥勒菩萨清净慧菩萨
威德自在菩萨辩音菩萨
净诸业障菩萨普觉菩萨
圆觉菩萨贤善首菩萨
3十二圆觉寓意
这十二位有望成佛的圆觉菩萨,其实是佛教教义的神化,是一种象征,是佛门为使教义形象化而设计的。不能把他们“落实”,甚至连《圆觉经》都有人怀疑是中国僧人造作的伪经。
十二大士中的前五位,尽管都是佛教传说人物,但总还是由来的,而后七位是来自其他世界及国土的菩萨。例如:天界菩萨等。
第一、第二位文殊和普贤,是中国四大菩萨中的两位,已有专节介绍。第三位普眼菩萨,为观音菩萨之异名。因佛经称其慈眼普观一切众生,谓之“普眼”。观音菩萨也有专节介绍。
第四位金刚藏菩萨,为贤劫十六尊之一。佛教有三世三千佛的说法,即过去世庄严劫有一千佛出世,以释迦牟尼佛为代表,称释迦诸佛;未来世星宿劫也有一千佛出世,称弥勒诸佛。密教称贤劫十六尊(菩萨)为千佛中地位高级者,是护法佛,但相容一般为菩萨(将来成佛)。金刚藏亦为十六尊之一,有时现忿怒身,持金刚杵以伏恶魔,又称金刚藏王。他还是密教五方佛中东方阿閦佛的四位亲随之一。
第五位弥勒菩萨有专节介绍。
剩下的几位菩萨名字的寓意是:
清净慧——脱离烦恼,六根清净,从而获得佛门智慧。
威德自在——有大威势,足以折伏恶魔;有大慈德,堪可救助众生。
辩音——擅长以音声宣传佛理,教益众生。
净诸业障——能够除掉种种阻碍自己“解脱”的恶因和恶果。
普觉——看透了生死苦乐,请佛指出修行之路。
圆觉——努力使自己觉行圆满,永断无明,即能成就佛道。
贤善首——按照佛的指示修行,既贤且善,成为上首菩萨,离成佛已近在咫尺了!
总之,可以把十二圆觉理解为得到佛祖真传要道,努力向修成圆满正果——成佛的目标迈进的十二位大菩萨。成就圆觉,也是佛教追求的目标。《红楼梦》的结尾,空空道入看到女祸补天未用之石(它幻形为人世的贾宝玉)经过一番下凡历劫之后,不禁对它点头叹道:“方知石兄下凡一次,磨出光明,修成圆觉,也可谓无复遗憾了!”这是作者对贾宝玉看破红尘、挣脱尘俗、出家修行成正果这一行为赞赏与肯定。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