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的本义,是佛法的教育。故而拜佛的意义,也应从佛法教育的意义上去理解。
进寺院门口,就能看到当来下生弥勒佛。弥勒佛是释迦牟尼佛住世时的弟子,现在在兜率陀天内院讲法,将是我们这个世间的下一位佛。寺院门前的弥勒佛是未来佛,寓意是凡进入寺院之人,即种下了菩提善根。金刚种子,历劫不灭。机缘成熟时,皆是未来之佛。如《妙法莲华经》所说:“若人散乱心,入于塔庙中,一称南无佛,皆以成佛道。”即便是漫不经心地进入寺院、随口念一句佛号,也种下了必定成佛的因缘,何况是以至诚之心礼佛?礼佛一拜,罪灭河沙;念佛一声,获福无量。
弥勒菩萨面向门外,笑口常开。这寓意是,我们当以宽容、乐观、慈悲的心态面对世间事。而背后的、面向佛堂里面的韦陀菩萨是执鞭而立,庄严金刚相。这是代表严以律己,向内审视自心,包括贪、嗔、痴、慢、疑等等。对外是宽容慈悲、随顺众生,对内是严格的自我约束,这是以形象向我们表述佛弟子应有的行持。
学佛是净化自我、解决自我的问题,而不是整天拿眼睛盯着别人,指摘旁人的过错、苛责他人的行为。常有人说佛门也有怒目金刚,以此作为为自己一身戾气的理论依据。殊不知佛门的金刚,从来都是教育我们审视自心的。何谓金刚?无欲则刚。降服龙象未必多力,能伏自心,方为大力金刚。每位学佛者,心中都应有一尊自性韦陀。佛法是内法,是以戒定慧,向内审视自我内心的贪、嗔、痴,得到心的解脱。
进大殿前,要经过天王殿。我们知道,生往天界的最低条件是践行十善业道。这就表示,学佛必须以十善业道为根基,才能真正登堂入堂、进得佛门。十善业道是学佛的基础,很多人学佛误入歧途,认为既然什么都是虚妄,也就没有不敢做的事,偏离戒定慧,沉溺贪嗔痴,这就与佛的教诲相去甚远了。进入寺院必须经过天王殿,也就是教育我们,没有哪个人学佛不需要从十善业道做起。
大殿中间供佛,佛是佛法的源头。拜佛是礼拜老师,对引导我们走出生死轮回的本师表示敬仰、忆念与感恩。佛的名号,有如来、应供、正等觉,明行圆满、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佛、世尊。每一种名号代表一种功德。忆佛念佛,就是忆念佛的这些功德。拜佛之时,即是放下自己的骄慢心,成就自己的尊贵。静下心来念一卷经,如身临佛说法的祇树给孤独园,法雨缤纷,如入芝兰之林,必染其香。
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五台山招聘QQ聊天机器人北京哪里医院看白癜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