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日上午,全省“美丽县城”“特色小镇”建设工作现场推进会在红河州弥勒市举行,命名了16个“云南省美丽县城”、6个“云南省特色小镇”。
我州
弥勒市、开远市
入围
云南省美丽县城
↓↓↓↓
弥勒
年以来,弥勒全面推进“美丽县城”建设工作,着力打造与4个特色小镇相得益彰、交相辉映、功能互补的“美丽县城”,全市各族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显著增强。
弥勒“美丽县城”建设,围绕“干净、宜居、特色、智慧”四大要素。城市建成区基础设施、公共服务配套、城市综合管理能力等不断提升,“山青、水秀、城绿、天蓝”的城市形象基本形成,主城区“干净、宜居、特色”效果明显呈现、智慧水平不断提升。
弥勒,来过一次就忘不了
弥勒城给不少人的印象就是,来过一次就忘不了,每当谈起,总有记忆深刻的留恋。
生活在弥勒,一抬头、一停留,美就在眼前。
沉醉之美
无论清晨与黑夜,还是春夏与秋冬,湖泉总能呈现出醉人的美。流水潺潺,景温柔,水亦柔软;温泉氤氲,独享一份惬意舒坦。
湿地之美
悠悠甸溪河从这里流过,哺育着弥勒大地这一方水土。今日的甸溪河湿地公园绿树成荫、亭台伫立,园区一步一景,处处有风光。亭台楼阁水边立,绿树花草竞芬芳;“甸溪湿地”夜景灯光炫丽,犹如一条长龙,星光点点,璀璨夺目。
弥勒“特色小镇之美”
太平湖健康生活目的地
如赶赴一场欧洲小镇之旅,太平湖森林小镇,一幅印象派风景画,林下花海大地艺术景观和森林木屋特色小镇让你感受最本质的生活。寻不到人工雕琢的痕迹,入眼是自然之色,返璞归真。
东风韵红与蓝,诗和远方
在这片红土地上,红砖与蓝天在这里撞色,擦碰出东风韵这片色彩厚重、造型奇特的童话城堡,人的想象在这里展现得淋漓尽致。
可邑小镇密林深处有人家
山中的可邑小镇,仿佛到了一个世外桃源,宁静的山村、古朴的民风、好客的村民、精美的壁画,酿成一杯浓浓的彝族阿细文化的美酒,那样甜美、醇厚,让人久久回味、流连忘返。
红河水乡淡雅内涵,光影交错
青砖黛瓦、小桥流水的红河水乡似入了江南。每一个简单的元素,都蕴藏着中式传统文化的内涵。
开远
在创建中,开远市坚持高位推动,组建示范创建、市政改造、六乱整治等10个专项行动组,将“美丽县城”创建纳入年度考核范围,确保各项具体指标全面达标;坚持在系统谋划上下功夫,围绕补齐城市管理、交通、功能等领域短板;坚持在绿色生态上下功夫,治气、治水、增绿取得显著成效;坚持在精细管理上下功夫,让“老”变“新、让“脏”变“净”、变“单打独斗”为“全民参与”;坚持在特色挖掘上下功夫,利用开远发电厂旧址建设工业博物馆激活工业遗产、打造特色历史风貌街区,开发营造“米轨文化圈”;坚持在高效服务上下功夫,加快城市管理数字化建设步伐,全面推行线上“一网通办”、线下“一扇门”搞定,市民办事更便捷高效。
绣出生态宜居的城市新形象
生态环境的改善全面提升了开远城市形象,城市空气质量优良率从年89.6%提升至99.4%,荣获“中国天然氧吧”殊荣;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全市共有各类城市公园(含广场)20个,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15.4平方米,城市绿化覆盖率达43.23%,从“灰色污染之城”成功转变为“绿色生态之城”。南部片区加速崛起,凤凰生态公园成功创建国家4A级旅游景区,成为了养老养生、休闲运动的健康生活目的地。
构建干净和谐的城市新典范
城区座免费公厕全部达到“三无四有”标准,27座星级智慧公厕提升完成;在城区更新、摆放组分类垃圾箱;新增特色花箱组,增设隔离花箱米替代传统隔离带;深入推进“城市精细化管理”,强化公共空间管理,着力解决城市管理问题,不断提升城市管理水平。
树起文化魅力的城市新名片
把开远工业文化、民族风貌等元素有机融入城市建设中,丰富“幸福开远”文化内涵,夯实城市发展“软实力”。成功打造以南正街、崇文街片区为主,集商业、文化体验、开远民俗特色、休闲娱乐为一体的历史文化街区。
织就智慧便捷的城市新生活
实施数字赋能行动,建设公共安全大数据平台,提高社会治理效能。优化智慧服务,在全省县城率先实现公交扫码支付全覆盖;成为全省首个“无杆停车”城市;建设智慧校园安防系统,构建“互联网+智慧校园”,促进政府治理和社会服务能力现代化。
下一步,开远将以“美丽县城”创建成功为契机,结合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努力建设成为特色鲜明,功能完善,生态优美,宜居宜业的现代化“美丽县城”。
编辑整理自云报客户端、红河日报资料库
责编:马映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