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堂古镇因佛得名,说起“佛堂”一名的由来,那可是个极富传奇色彩的故事。相传南朝普通元年(),印度天竺僧达摩来东方传教,云游至义乌江边时,适遇洪水泛滥,只见傅大士一人在身单力薄地解救四处逃窜的百姓,遂投磬相助,磬入水面化为渡船普渡众生,百姓为纪念达摩救世之恩,在义乌江边的投磬处建“渡磬寺”(即今“古佛堂”),供人们顶礼膜拜。因渡磬寺中有一楹联:“佛光透彩传万代,堂烛生辉照四方。”人们就以对联第一字,取地名为“佛堂”,千百年来沿用至今。渡磬寺,一直是佛堂人情感中难以割舍的一部分。佛堂镇因佛得名,并且与佛结下渊源,成为佛教圣地。
与达摩结缘的傅大士在佛堂镇东郊建双林寺,道冠僧服儒履潜心修炼创立维摩禅佛教,将佛堂的佛教文化推到新高度。
双林寺因双林始祖傅大士儒释道三家圆弘,历代高僧辈出,文化传播日本、韩国、越南等邻邦而使其名声大震,在中国佛教史、中国传统文化史上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
历史上,双林规模之大,影响之深非一般寺院可比。北宋时双林尚余僧间。北宋治平三年(),御赐“宝林禅寺”匾额。南宋嘉定年间(~),宋宁宗品定天下禅宗丛林,选出禅宗五山十刹,双林寺被列为十刹之八。元朝重修双林禅寺铭云:“双林寺者浙水大刹也。”明朝时誉为“震单国中,庄严第一”。后又被赋予“天下第三,江浙第一”的美称。如今,双林寺已被载入《中国佛教名寺》画册,由国学大师怀瑾先生为双林寺亲题“弥勒祖庭”和“东土维摩禅双林大士傅善慧大士祖庭”。
佛堂古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