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阅读《西游记》时,大闹天宫无疑是其中最引人入胜的部分。拥有通天之能的孙悟空,将天庭搅得翻天覆地,他的反抗精神也与我们内心的叛逆情感产生了共鸣。
但是,即使是无法无天的孙悟空,最终也被如来佛祖压在了五指山下。对于灵山老大的实力,我们几乎不会产生任何疑问,但他的形象却让我们充满了好奇。
如来佛祖头上的包究竟是什么?他为什么要顶着它呢?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和佛家弟子的影视作品中,人们往往首先联想到和尚的形象就是光头。这并非偶然,而是与佛家的起源有关。
如来佛祖释迦摩尼,原是古印度的王子乔达摩·悉达多,当他成佛后,身边围绕着众多聆听他教诲的人,其中包括迦叶等人。
为了接纳他们为弟子,佛祖亲自为他们剃去了头发,这一仪式也成为了佛家弟子的标志。从此,佛家弟子们开始剃发修行。
佛家剃发的习俗源于多种原因,其中一个是与其他教派区分。在佛家看来,头发是烦恼与世俗的象征,剃发能帮助修行者抛开一切烦恼,专注修行。
因此,我们通常看到的和尚都是光头。再者,根据佛家的说法,即使如来在成为佛之前也是光头。那么,当他成佛之后,头上顶着的包是什么呢?
如来头上的包,有许多种不同的说法。有人说是孔雀明王在如来头上拉的屎,也有人说如来与孔子打赌输了被弹脑门……这些说法的背后,前者反映了如来被孔雀所吃之后破其身而出的故事,后者则展示了我国儒释道三者的并行不悖。
然而,如来头上的包实际上有着深远的寓意。就像我们之前所说,如来是不可能有发型的,因此为了时尚而弄的造型这种说法并不靠谱。
如来头上隆起的肉包并不是头发,也不是其他,而是被称为肉髻。肉髻是佛三十二相中的一种,代表着尊贵之相。在《大般若三百八十一》中提到,世尊的肉髻高显周圆,犹如天盖,是其尊贵身份的象征。
而据《无上依经》中记载,肉髻是由顶骨自然涌起形成的,这种奇特的形态只存在于佛的头上。肉髻的来头不小,是普通人无法得到的尊贵之相。
"三十二相是佛祖德相的外在展现,是修行者通过不懈努力和积累福报的结果。《大乘百福庄严经》记载,每修一百福,才能庄严一相,修行者需要经过一百大劫,才能成就相好。
佛陀在因地时,经过九十一劫的精进修行,圆满了自己的相好业报。所以,每一相都需要修一百福,三十二相就需要修满三千两百福。
佛祖正是因为修满了这三十二相,才成为了如来。"
佛与菩萨并非只有如来能拥有肉髻相,燃灯古佛就是一个例子。然而,弥勒佛是个例外,他作为未来佛,象征着未来将代替如来成为最尊贵的存在,因此他的形象是光头无肉髻。
故此,我们可领悟到,即使弥勒佛光头示人,他身上散发的庄重气质无人能及。因此,即使只是一个突起的肉髻,但在佛家中却有其独特的含义。
那么,为何这个肉髻会使其他仙佛感到恐惧呢?
象征尊贵与神圣的标志我们知道,肉髻是佛和菩萨共有的特点,但佛的肉髻更为突出,因为它代表着极其崇高的德行和身份。
《观无量寿经》中也提到,肉髻虽然在许多人身上都有体现,但其明显程度因人而异。例如,观音的肉髻虽然也存在,但与如来的肉髻相比,显然逊色不少。
通过观察,我们可以发现如来的肉髻比其他人更为突出,这表明肉髻是辨识如来身份的有效途径之一。因此,只要看到如此显眼的肉髻,我们就知道这必定是如来的本人,因此肉髻成为了他身份的标志。
此外,肉髻也让如来的形象显得更为庄重,是他高尚品德的体现。当然,除了这些神秘的身份和德行,如来的肉髻也让他在神佛中具有震慑力,因为它是如来实力的一部分。
青牛精虽然手中握有威力无穷的金刚琢,让孙悟空连番求助,但若论实力,还属大鹏金翅雕更胜一筹。他与青狮白象在狮驼岭为非作歹,孙悟空最终只有向如来求助,才得以解决这一难关。
当青狮白象被文殊菩萨和普贤菩萨收服,金翅大鹏精却毫不畏惧,仍然想要抓住孙悟空。然而,孙悟空躲进了如来肉髻的佛光中,他无法动手。
如来得知金翅大鹏精的意图,便闪出金光,把金翅大鹏精的头变作鲜红的血肉。金翅大鹏精用利爪抓了孙悟空一下,却被如来用手一指,他的翅膀被缠上了筋,飞不起来,只能被困在佛顶上。
金翅大鹏精最终露出了他的真面目,原来他是一只大鹏金翅雕。
如来以自身肉髻为饵,吸引了大鹏鸟的注意,然而最终被肉髻所制伏,露出了真面目。由此可见,如来的肉髻具有强大的控制力,连大鹏鸟都无法逃脱,自然也能让其他神佛心生敬畏。
尾声如来是灵山的领导者,他的德行达到了顶峰,而他那神秘莫测的法力,也凝聚在了他头上的肉髻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