弥勒佛,西元前六世纪人,与释迦牟尼同时生于印度波罗奈国劫波利村,波婆利大婆罗门家。他生而相好庄严,聪慧异常。弥勒原是梵语音译,意译慈氏,又名为“阿逸多菩萨”,意思是“无能胜”。
佛教有三世佛之说,又分横三世佛、竖三世佛。竖三世佛,即过去世迦叶佛、现在世释迦牟尼佛与未来世弥勒佛。佛经记载,弥勒菩萨从佛受记,将继承释迦牟尼之佛位,为未来佛。
法会通启
年1月25日,适逢农历正月初一,不仅是中华民族的传统佳节——春节,更是弥勒菩萨圣诞日。
值此新春之际,圆通古寺将于当天举行恭迎“弥勒佛圣诞”法会,祈愿十方吉祥,平安和乐。
法会安排
上午10:00,圣诞普佛
大肚能容,容天下难容之事
笑口常开,笑世间可笑之人
弥勒佛圣诞日来源
中国汉传佛教寺院之中,弥勒菩萨造型往往分为两种,多数寺院都作笑口常开之像,此为五代时的契此和尚,又叫布袋和尚,一般通为笑佛、欢喜佛;人们将其视为幸运的象征,又称幸运佛;此外还有一些寺院,塑天冠弥勒像,是弥勒菩萨在兜率天内院的形象。
布袋和尚,原名“契此”,又号“长汀子”,相传他的圆寂很是奇特:
这一天他来到浙江奉化岳林寺东廊,在一块磐石上端坐而说偈曰:“弥勒真弥勒,分身千百亿;时时示时人,时人自不识。”偈毕,安然而逝。人们联系契此日常的不平凡行为,遂认定契此为弥勒化身,并按他的模样塑成“弥勒菩萨”,安放在天王殿正中。这样,弥勒菩萨也就有了自己的圣诞日。
供奉弥勒佛的意义
弥勒菩萨作为诸佛菩萨的形象代表,他的形象不只是让我们能够对其产生恭敬之心。更重要的是,他还象征着慈悲、忍辱、宽容和乐观的深刻涵义。
弥勒佛代表了明天和希望,在弥勒佛圣诞日时,点一盏长明灯,为弥勒佛祝寿,同时祈愿平安长寿和吉祥幸福。
以此功德回向
新春佳节
祈万佛之祥光,龙天之赞颂
集旃檀之凝香,曼陀之华雅
恭祝大家
智慧弘开,身心自在
所作吉祥,所愿速成
随喜转载,见者得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