瑜伽师地论素解卷一,弥勒菩萨所说,哪

1.名十七地

一者五识身相应地。二者意地。三者有寻有伺地。四者无寻唯伺地。五者无寻无伺地。六者三摩呬多地。七者非三摩呬多地。八者有心地。九者无心地。十者闻所成地。十一者思所成地。十二者修所成地。十三者声闻地。十四者独觉地。十五者菩萨地。十六者有余依地。十七者无余依地。如是略说十七。名为瑜伽师地。

如此略说总共分为十七地,称之为瑜伽师地:

一者五识身相应地。二者意地。三者有寻有伺地。四者无寻唯伺地。五者无寻无伺地。六者三摩呬多地。七者非三摩呬多地。八者有心地。九者无心地。十者闻所成地。十一者思所成地。十二者修所成地。十三者声闻地。十四者独觉地。十五者菩萨地。十六者有余依地。十七者无余依地。如是略说十七。名为瑜伽师地。

后面经文还会详细解释,我们继续往下享受经文的洗心过程。

2.五识相应地

云何五识身相应地。谓五识身自性。彼所依彼所缘。彼助伴彼作业。如是总名五识身相应地。何等名为五识身耶。所谓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

云何五识身相应地。什么是五识身相应地呢?

谓五识身自性、彼所依、彼所缘、彼助伴、彼作业。如是总名五识身相应地。正所谓五识身自性、彼所依、彼所缘、彼助伴、彼作业,如此五种合起来称之为五识身相应地。

以下会分别谈,在此就不详细展开。

何等名为五识身耶。所谓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为何称之为五识身呢?正所谓眼识、耳识、鼻识、舌识和身识五者。

《楞严经》中讲十八界,分别为六根、六尘和六识,合称为十八界。六识为眼耳鼻舌身意识;六根为眼耳鼻舌身意;六尘为色声香味触法。




转载请注明:http://www.milezx.com/mlxzx/17925.html


当前时间: